接觸角對于潤濕性測量有什么作用
更新時間:2020-11-25 點擊次數:2004
當液體與固體表面保持接觸時,就會發生濕潤。發生潤濕的程度(即潤濕性)是由液體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和由液體和固體之間的分子相互作用產生的粘合力決定的,通常用接觸角來測量潤濕性。
隨著接觸角的減小,潤濕性增加。相反,當接近180度時,潤濕性減小。潤濕性可以用粘聚力(L/L)和粘接力(S/L)的相對強度來解釋。強附著力與弱內聚力產生非常低的接觸角,幾乎*濕潤。隨著固液相互作用減弱和液液相互作用增強,潤濕性減小,接觸角增大。
當固相*平整、光滑、化學均勻和*清潔時,潤濕性的研究很容易完成。在這種理想條件下,接觸角滯后將接近于零。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固體都不是理想的,因此會出現滯后。在三相系統中,大小之間的變化稱為動態潤濕。接觸角滯后被研究人員用來量化表面非均勻性(溫澤爾狀態)、表面粗糙度(Cassie狀態),以及在較小程度上量化表面變形、液體穿透和表面流動性。
通常,我們測量動態潤濕的方法是,在不增加或減少三相線的情況下,對液滴增加或減少體積,同時測量接觸角。這是容易完成的與我們的自動分配系統,是理想的方法,當測量時間敏感。
我們的接觸角測量儀可用來幫助檢查清潔是否成功。由于對表面上的化學差異具有非常靈敏的反應,可在不同位置測量以評價清潔的均勻性。可在任何尺寸的表面上輕松進行非破壞性檢查,直接在相關物質上的基礎上測量粘合或涂敷過程的潤濕性。還可控溫測量,如在作業溫度下研究熱熔粘合劑的潤濕性。
固體的粗糙度也對潤濕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預處理過程通常包括表面粗糙化。結合潤濕(前進角)時和去潤濕(后退角)時的接觸角測量可以表征粗糙度對潤濕性的影響。